作者: 張 嘯 來源: 菏澤日報 發(fā)表時間: 2021-07-26 09:55
平日里除了接送孩子、做飯,閑暇時,56歲的彭翠云會在自家院子里編藤椅、藤床,門廊下的三輪車上,沒加工好的藤椅碼放在車廂里,彭翠云一邊和記者說話,一邊熟練地操作著。藤條是從村頭的藤編加工車間拉來的,做好成品再送回去,按產品尺寸,一個能掙4至5元錢,而一張?zhí)僖卧谒种幸粋€多小時就能成型。
幾年前,彭翠云還不懂得藤編技術,來到車間經過短暫培訓后,當初這個讓她感覺“不值錢”的玩意兒,如今卻掙夠了家里5個小孩子的零花錢。
年紀大了不能出去務工,在巨野縣太平鎮(zhèn)歐莊村,像她這樣閑暇時有活干、有錢掙的村民還有很多。
2016年,該村利用政策資金建設藤編扶貧車間,由于藤編加工比較簡單,老少皆宜,很多工序可由村民將原材料帶回家進行,吸引了眾多村民參與。車間能解決百余人就業(yè),每人每月至少能賺取800元工資。解決貧困問題后,加工車間繼續(xù)保留下來,為無法外出務工的村民提供就業(yè)崗位。
村民朱秋鳳原來在超市做服務員,后來因為接送孩子不方便就辭職回家,村頭的車間工作時間自由,正好適合她。如今在藤編加工車間內,數名女村民坐在小馬扎上工作,朱秋鳳熟練地用氣釘槍打釘:“已經在這干了幾年了,一周歇兩天,孩子在村里上幼兒園,平時接送孩子不耽誤干活。工資計件給錢,一個月下來掙得也不算少。”
車間管理者鄧淑敏介紹,雖然打釘工序只能在車間內完成,但對村民的時間限制程度小,車間的工人可以隨時去接送孩子。
除了藤編車間,村里還建起了冬季暖棚6座,推廣大棚菜種植技術。同時,實施規(guī)?;B(yǎng)豬示范工程,以“公司+農戶”的模式開展規(guī)?;B(yǎng)豬示范,以村集體的名義建成8棟標準化養(yǎng)豬舍,年出欄量近4000頭。此外,歐莊村距太平鎮(zhèn)政府駐地僅1公里,借助鎮(zhèn)上發(fā)展木業(yè)加工產業(yè)的便利條件,該村村民可就近選擇在工廠務工。
振興鄉(xiāng)村,先要讓產業(yè)扎根。對于村民來說,有錢掙的,不只是指尖上翻飛的藤條;也可以是冬暖大棚里綠油油的蔬菜,亦或豬圈里日漸茁壯的豬仔……各色產業(yè)如雨后春筍般生長,越來越多的村民嘗到產業(yè)振興帶來的甜頭。
“2000年剛擔任村支書時,村集體有欠賬,大隊部只有3間破瓦房。當時大街上環(huán)境臟亂差,出門就能看到糞堆、垃圾堆,也沒人打掃?!睔W莊村村黨支部書記歐應霞介紹。
這些年,歐莊村逐步改善村里的生產生活條件,硬化道路,配套修建下水道,實現了村莊主干道全覆蓋,徹底解決群眾出行難題;安裝太陽能路燈,方便群眾夜間出行;噴刷臨街墻體,統(tǒng)一民居色調,并繪制反映新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圖畫,在美化環(huán)境的同時營造良好的精神文明氛圍。
同時,村里新建200余平方米的文化大舞臺和健身廣場,群眾開展文化活動有了場地。歐莊村的同樂廣場上,村民三三兩兩聚在一起聊著家常;農家書屋內,一些年輕人會利用農閑時間在這里看書。
臨近晌午,外面的日頭愈發(fā)高了。幼兒園里的游樂場上,孩子們嬉笑追逐著,待一聲哨響,集合進教室,整理好小書包后,來到指定區(qū)域排隊等候家人。
彭翠云騎著三輪車來接孫子,順道將編好的藤椅送到車間,然后再拉些原材料回來。她心里盤算著,這幾天的工錢又能給孩子多買上幾個冰棍兒……
文/圖 記者 張 嘯